媒体:中国保护黄岩岛环境不容置喙 坚定维护主权与生态。近日,国务院批准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继2024年11月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后,中国加强对黄岩岛管辖的又一有力举措。此举旨在保护黄岩岛生态环境,对黄岩岛、南海乃至整个地区都有积极意义。然而,菲律宾和美国对此表示不满,并得到一些西方国家的支持。
这些国家的主要观点包括:中国试图“控制”黄岩岛,侵犯菲律宾主权,破坏地区稳定;中国限制菲律宾渔民在黄岩岛海域的传统捕鱼活动,违反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决”;中国曾破坏黄岩岛环境,新建保护区自相矛盾。这些说法从事实和法理上都站不住脚,反映出菲律宾觊觎黄岩岛的非法图谋以及美西方国家搅局南海的真实意图。
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政府一直持续、和平、有效地行使主权和管辖权。据历史考证,至少自元代以来,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利用黄岩岛。而在13、14世纪的菲律宾群岛上,才零星出现一些地方性割据王国。进入近代以后,中国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于1935年编印并公布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将黄岩岛列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而此时的菲律宾还在被殖民统治。即使在菲律宾独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菲方也未对黄岩岛属于中国提出异议。直到1997年之前,菲律宾从未对黄岩岛提出领土要求。1990年2月5日,时任菲律宾驻德国大使明确表示,黄岩岛不在菲律宾领土范围内。甚至在2011年菲律宾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中,黄岩岛仍被标绘在菲领土界线以外。
菲律宾清楚其领土范围由国际条约明确规定,位于东经118°线以西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都在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之外。但从1997年开始,菲律宾流露出侵占黄岩岛的企图,并通过国内立法非法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列入其领土范围。这种行为才是侵犯中方主权、破坏地区稳定的行为。
一些西方国家公开声援菲律宾,实际上是故意颠倒黑白。例如,美国作为上述条约的亲历者,对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本应清楚,却默许甚至鼓励盟友的非法行为。如果任由一国通过单方面国内立法就能声索他国领土,国际法的尊严何在?国际秩序和公理何在?
关于菲律宾前些年推动的“南海仲裁案”,中国官方立场已经明确。所谓的“裁决”是非法且无效的。单以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是否有传统捕鱼权为例,菲律宾提交的证据无法证明其渔民在该海域进行过长期渔业活动。“仲裁庭”并未审查这一点,反而把重点放在菲律宾采用的手工作业方式上,完全背离了判断传统捕鱼权的逻辑框架。此外,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享有传统捕鱼权利的主体是国家而非个人,“仲裁庭”却错误地将其界定为私人权利。
菲律宾拿着“裁决”混淆视听,到处招摇撞骗。实际上,“裁决”根本无法支持菲律宾的领土主张。无论菲律宾如何美化和包装“裁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会被改变。近年来中菲海上风波不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菲律宾仗着美国撑腰,谋求坐实非法“裁决”。希望菲律宾尽早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海上争议。
这些年,菲律宾在国际上指责中国渔民大规模捕捞濒危物种、破坏黄岩岛珊瑚礁等,但实际上菲律宾的一些做法破坏了南海海洋环境。菲律宾广泛使用氰化物捕鱼,这对珊瑚礁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害。此外,菲律宾还使用一种名为“佩奥”的捕鱼装置,不仅破坏金枪鱼种群,还误伤海龟、鲨鱼等非目标鱼种,威胁航行安全和海洋生物栖息地。菲律宾近期发起的所谓“新渔民英雄”倡议,更是煽动大量渔民到黄岩岛布设集渔装置,对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退一步讲,即便真如菲律宾所说,中国破坏黄岩岛环境,那么中国建立保护区岂不正好符合菲律宾的心愿?但在中国宣布建立保护区后,菲律宾却要求立即撤销批复,并组织船只前往黄岩岛闹事。这表明环保只是借口,觊觎黄岩岛才是真实目的。去年7月,中国发布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显示,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良好,相关谣言可以休矣。
黄岩岛是中国的黄岩岛,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更加珍视和保护其生态环境。面对来自菲律宾等方面的污染威胁,中国有必要采取措施维护黄岩岛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这也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担当。希望菲律宾和美国不要再借题发挥,还黄岩岛、南海及本地区一个清净太平。媒体:中国保护黄岩岛环境不容置喙 坚定维护主权与生态。
优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